全国服务热线
联系人:李经理当前,我国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、传统农业机械向现代农业装备全面升级的进程中,正在努力从农机生产大国成长为农业装备制造强国。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预测,未来将是农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。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为零部件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。
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,我国农机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。与此同时,农机零部件企业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黄金增长期,零部件企业享受到了农机高速增长带来的丰硕成果,大批农机零部件企业从无到有、由弱变强,得以快速的发展和进步。
农机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
1、主要农机产品与零部件技术创新能力
创新模式上:国外通常是农机零部件技术先行,零部件企业不断提供新技术推动主机发展,国内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普遍较弱,大多类似于主机企业“加工车间”,主要用于满足主机厂的既定要求,没能力做到与主机同步开发。
创新领域上: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制造能力还多集中在低端产品上,液压驱动部件、动力换挡变速箱、电控液压提升器、大转角前桥、电控系统及元件等*关键零部件还无法满足市场,是整机创新的一个瓶颈。
2、主要农机产品与零部件技术创新能力
零部件业务占到了整车质量和成本的70%-80%
主要农机产品的平均无敌障间隔时间只及国外同类产品的1/3左右
农机零配件的合格率一直都在60%-70%
零部件企业生产制造水平不高
零部件企业研究和创新能力不强
零部件企业获利能力不强
零部件企业以小型和微小型为主
3、主要农机产品与零部件生产企业关系
整机与零部件采购供应体系存在以下五种形式:
原来的“大而全”到精简剥离后市场化发展
零部件合资合作模式
多数关键零部件自己做,一般零部件社会采购
所有零部件社会采购
农机整机与零部件在产业链中属于上下游关系,但是长期依附于农机整机的发展,使得农机零部件企业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压力,企业研发动力不足,效率较低,与农机整机尚未形成相互促进、共同发展的健康*关系。
我国农机零部件行业的特点
我国农机工业发展过程中,往往是主机拉动零部件的发展,零部件企业做大后,又很快进入主机行业。目前,国家对购买农机产品实行30%以上的财政补贴、对农机生产企业实行13%增值税的优惠税率、对农机批发零售企业免征增值税。而农机零部件企业既不能享受财政补贴,也没有税收的优惠。因此,国外和国内资本对零部件的投资力度相对较弱。同时,零部件销售没有税收优惠,利润微薄而费工费力,经销企业在销售主机的同时不愿代理销售零部件,农机零部件的流通与主机相比有较大差距。此外,零部件行业尤为缺乏有规模、有竞争力的大企业,大企业的产值仅占行业总产值的4.8%。
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,政府更重视保护农业生产者的权益。其中,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对农机“三包服务”的立法管理。目前,农机主机企业综合实力较强,流通企业、维修服务企业相对较弱,“三包服务”主要还是各主机企业自己承担。由此,为主机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也要直接参与夏收、秋收等农忙季节的售后服务,承担了非常艰巨的三包服务工作。零部件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成为其竞争的重要手段,这是中国农机零部件企业的特殊性。我国零部件企业与主机企业一起很好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。
统计显示,目前零部件行业中,大型企业有2家,中型企业22家,小型企业292家,小型企业占了92.35%。2011年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平均产值为1.48亿元。很明显,90%以上的零部件企业年产值都在2000万元以下,非常分散,抗经营风险能力明显不足。
农机产品的种类非常多,产品的差异大,单一品种产品的批量都不大。农机零配件种类繁多,批量小,通用件少,由此带来的是农机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很难做大。农机零部件企业一定要走专业化、科技型发展道路,坚持专、精、特的发展模式,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。
未来十年是我国农机零部件快速发展的黄金期
当前,我国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、传统农业机械向现代农业装备全面升级的进程中,正在努力从农机生产大国成长为农业装备制造强国。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预测,未来将是农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。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为零部件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。
农机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主机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,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。国内农机合作社、农机大市场的兴起,将拉动售后服务零部件的流通和销售。需求必将带动市场和产业的兴旺。我国的农机零部件行业已经凝聚了相当的基础,全行业从量变到质变、从低级阶段向更高级阶段过渡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。零部件企业在农机黄金发展期将大有可为,应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。
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做支撑,就很难构成一个农机强国。工信部在《农机工业发展规划》中将九个关键零部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,对零部件给予同样的重视和期望。因此,零部件企业要主动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,主机企业对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研发制造、技术引进、技术改造、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和培育,帮助零部件企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,从而也完善和强化自己的配套体系。